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海南房产资讯 > 房产分析 > 海南调整住房结构始末:不想做一锤子买卖

海南调整住房结构始末:不想做一锤子买卖

发布时间:2014-02-17 12:30来源:华夏时报作者:

海南房地产的无序开发,让政府不断寻思新的发展路径。

与全国楼市一样,在经历两年调整后,2013年海南楼市迎来回升,2013年海南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1191.23万平方米,增长27.8%。商品房销售额1032.65亿元,增长40.4%。

尽管全年销售回暖,却掩饰不了海南省政府的焦虑。继2013年11月首次提出要调整房地产结构后,海南省政府日前再次强调,2014年海南将降低普通商品住房比例,优化酒店业结构,发展高端经营性地产。对已规划为居住用地或已出让但未开发的居住用地,鼓励市县依法调整为商业或者旅游用地。

“海南的房子存量并不大,说严重过剩有些夸张,主要是结构上有点问题。”海南省住建厅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,作为国际旅游岛,政府不想再靠住宅做一锤子买卖,将通过调整房地产结构,重点发展旅游和商业地产,为当地带来税收和就业等长远利益,而海南还在发展的过渡期内,也必然依赖房地产。

住宅存货需消化五年?

“住宅是一锤子买卖,卖了就没了。”海南省住建厅有关负责人表示,酒店业是长期经营发展,能够给当地带来财政收入、就业,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,解决海南持续发展的问题。此外,海南的环境资源优质,如果单纯做住宅,开发品质又不高,实际上等于贱卖海南的资源。

对此,海南锦诚旅游地产服务机构负责人王路分析认为,海南楼市结构调整最关键的原因,是政府需要考量长远发展的问题,住宅对税收和就业改善没帮助,政府必须增加旅游经营用地,发挥国际旅游岛的优势。

今年在海南文昌过年的宁波人王女士发现,在北京、江浙一带雾霾袭击下,如今前往海南度假养生的人越来越多,而这些人首先会考虑自己是否有居住消费需求。置业方向也开始从海口、三亚向房价较低的琼海、文昌、澄迈等市县转移。

“这两年来海南置业的需求整体是增加的,但客户变了,2010年前纯粹是投资,现在是给父母和自己将来养老,因此以前做小户型或者比较粗糙的产品,如今销售都遇到了影响,要考虑割肉。”王路告诉记者,新增的供应更加适应市场需求,而存货消化也有难度。

海南商品房存货到底有多少,并无准确数据。王路说,民间的估计大约在3000万平方米左右,若以2013年的销售速度计算,大约需消化三到五年左右。

而市场的潜在供应量还在增大。据海南省建设厅官员2013年初透露的数据,按在建工程量计算,目前海南房地产市场的商品房实际潜在供应总量约5000万平方米。

随着这些潜在供应相继入市,市场开始出现消化不良。

房地产依赖短期难摆脱

一直以来,房地产在海南的地位举足轻重,已经成为海南经济发展最关键的产业。

根据海南省统计局数据,2013年,海南省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356.55亿元,同比增长32.9%。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49.8%,比2012年同期提高2.2个百分点,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58%,比2012年同期提高6.7个百分点,并明显高于全国平均20%的比重。

而房地产投资的比重还在逐年上升。根据可查询的数据,2012年1至10月,海南省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1%。2009年同期,这一比重约为31.5%。

“我们的旅游和房地产是捆绑在一起统计的,很多旅游项目都算进了房地产投资,跟内地统计口径不同,因此比例会偏大。”上述住建厅官员对记者表示,海南靠旅游和房地产发展是没错,这也是过渡期的必然。

客观上,政府也难以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。“海南没有工业,不靠旅游和房地产也发展不起来。”力高唐人投资集团海南公司副总经理索引认为,海南作为旅游城市,环境气候好是它最大的优势资源,旅游项目开发往往与房产开发连接在一起,密不可分。某种程度上,房地产开发比重提升,也是海南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体现。

“作为旅游城市,不可能再发展工业,短时间内也难以解决其它产业导入的问题,如博彩业和金融业的建设,目前尚不确定,免税岛的规模尚小,服务业也未发展起来,但只要政府有序管理,不像2010年那样无序出让土地,问题不大。”王路认为。

索引也告诉记者,现在来海南的人主要是养老或度假,80%以上是自住消费,所含泡沫成分就会很少,也会带动医疗、养老服务、金融业等其他行业的发展,这与1992年的情况截然不同。

在售楼盘 更多
    楼盘加载中……